中国航天天宫

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 “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于2016年3月16日正式终止数据服务;于2018年4月2日再入大气层,销毁部分器件。
天宫一号发射入轨,先后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完成多次空间交会对接,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查看更多 >>

天宫二号

    天宫二号(Tiangong 2),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第二个目标飞行器,是中国首个具备补加功能的载人航天科学实验空间实验室。
天宫二号于2016年9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2019年7月16日终止数据服务;于2019年7月19日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
天宫二号是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的主要飞行器之一,先后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进行对接,承担着验证空间站相关技术的重要使命,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
查看更多 >>

天宫三号

    天宫三号原计划验证再生生保关键技术、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飞行器长期在轨自主飞行和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技术,并开展部分空间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
后来为了加快工程步伐,减少经费,经过可行性研究,将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的任务合并到一起完成。天宫三号任务已取消。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