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全解析
总设计师:钱学森
长征一号(代号:CZ-1/LM-1)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研制的一型三级运载火箭,为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而立项研制。 长征一号第一、二级采用液体燃料发动机,第三级采用固体燃料发动机。该火箭于1965年启动研制;1970年4月24日首次发射,成功将东方红一号送入轨道;1971年3月3日第二次发射,成功将实践一号科学试验卫星送入轨道。 长征一号作为中国研制的第一代第一型运载火箭,拉开了中国进军太空的序幕,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空间大国。
总设计师:屠守锷
长征二号(代号:CZ-2)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研制的一型两级液体运载火箭,为发射返回式卫星而立项研制。 长征二号第一、二级采用常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1970年启动研制,1974年11月5日首飞失败,1975年11月26日第二次发射成功。该型火箭已退役,总发射次数4次,成功3次,失败1次。 长征二号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液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研制、发射返回式人造卫星技术的空间大国。
系列型号:长征二号甲、乙、丙、丁、E、F等
总设计师:谢光选
长征三号(代号:CZ-3)是20世纪70~80年代中国研制的一型三级液体运载火箭,为发射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而研制。 长征三号以长征二号丙火箭为原型增加了氢氧第三级,1978年启动研制;1984年1月29日首次发射因第三级故障卫星未入轨;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成功将美国休斯公司亚洲1号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中国航天开始进入国际航天发射市场 。 长征三号是中国火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火箭首次采用了液氢和液氧作为第三级火箭推进剂,首次实现了火箭的多次启动,首次将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具有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 。
系列型号:长征三号甲、乙、丙
总设计师:孙敬良
长征四号(代号:CZ-4)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一型三级常规液体运载火箭。 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由风暴一号(FB-1)、长征四号(CZ-4)、长征四号甲(CZ-4A)、长征四号乙(CZ-4B)和长征四号丙(CZ-4C)组成。长征四号火箭一、二、三级均采用常规推进剂,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长征四号于1979年开始研制,1988年9月7日首次发射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试验气象卫星“风云一号”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和极地轨道各种应用卫星的主要运载工具,具有用途广泛、经济性好等特点 。 2025年5月29日12时12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79次飞行。
系列型号:长征三号甲、乙、丙